文脉山水

通过机器视角探索数字文脉中的山水意境

( 项目视频 )

项目起源

《文脉山水》是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所设计的一个数字展项。

在本次展览中,有170份自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后期,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美术教材需要被展出,从最早的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申江清心书院所发行的《论画浅说》,到1998年由中央美术学院印制的《中国美术史》,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是中国美术教育的生动缩影,向世界叙说美术教育的“中国故事”。

( 部分文献封面 )

但这一次,除了传统的文献展示外,展览策展人也希望通过数字手段将珍贵文献更加完整的呈现给观众。

于是,有了我们这次与文史专家们合作的契机。

设计思考

“数字人文”和“数字展示”是这次项目的两个标签,前者重在用数字的方式来解读人文内容,为观众提供新的视角;后者则侧重于在公共空间中有效的为观众传递信息。解读、重构、传达和体验是本次设计的重点。

( 第一次设计效果内测 )

这次170本美术教材文献主要以基本书籍信息与内页扫描图片的形式提供,而非在文献分析中常见的文本类型的数据;另外,美术教案本身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征包括插图多、图文排版精美、审美价值高等。除了对内容本身的解读外,如何将美术文献自身的美学价值很好的传递给观众,也是展览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基于数据和内容上的特点,设计团队选择了在数据挖掘中常用的聚类算法,通过图形的相似度计算,在空间的维度中将一个多世纪的文献内容进行聚类分析与可视化。

( 对文献进行t-sne算法聚类后的可视效果 )

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上,设计团队与策展团队共同商议,利用展馆中两面墙壁来营造一个互动的沉浸式媒体空间,观众参观时,除了被两侧墙壁上投影的文献信息所包裹之外,也可以利用触摸台对整个环境中的内容进行检索与观看。只可惜最后因为场地的原因,方案进行了调整。

( 最初定下的展示空间设计效果 )

意外的“文脉山水”

设计团队用t-sne算法对所有文献图片进行了聚类,通过对结果的观察,除了可以在一个宏大的可视化图景中看到不同文献的分布范围之外,我们更惊讶于算法所呈现出来的聚类图形本身,有如一幅传统中国山水画中所体现出的透视、浓淡、构图和意境。设计团队也通过算法生成了多张不同的聚类图,以希望挑选出最能贴近水墨意境的画面,提升展项的审美情趣。

( 由算法生成的文脉"山水画" )

除了展现完整的聚类图像外,在展项中,我们也利用待机画面的时间,通过图形高亮的方式,分别展示每本文献的分布细节,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文献的分布基本呈现出两种形态:聚合型与分散型。聚合型的文献在排版与内容上有很强的独特性,表现出了美术教材中所特有的审美价值,这样的文献往往以技法演示内的教案为主;分散型的文献则多见于文字较多,以论“道”为主的美术教案,更偏重理论知识的传递。

再进一步分析,根据不同画种的粗略划分,也可以看出19世纪末以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与侧重。

( 由算法生成的文脉"山水画" )

构建文脉时间线

除了在空间中对文献进行聚类呈现外,策展团队也提出需要对文献进行时间序列展示的需求。我们利用触摸台,将时间线、索引与互动三个元素合并在一起,为整个“文脉山水”的展项提供了一个用于观众快速查询信息的入口,同时,也是基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策略,提供了分层次的查询方式。

( 触摸屏端按照文脉时间线进行排列,供观众查询 )

最终,形成时间与空间双维度的沉浸性展览空间。

( 展项最终整体效果 )

后记

这次展项从项目确定要最后的落地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的时间,所以在很多方面只能进行一些取舍,保留对于展览来说最重要的部分。但第一次与文史方面的专家与团队合作对我们来说又是新的尝试,设计方案也跨越了从数字人文到可视化、从信息传达到互动设计等多领域的交叉,最终以公共服务的形式把展览中的文脉资料用数字展项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多媒体项目设计团队

项目策划:李谦升
艺术指导:荣晓佳
界面设计&统筹:孙怡海
视频剪辑:陈玉昊
程序制作:上海摩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陈搭建:上海耕磊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特别感谢(文脉大展工作团队):李超、秦瑞丽、陆阳、沈丽暘等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
展览地点: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609号)
展览日期:2022.09.25 -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