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与智能创新

中国 · 杭州 · 阿里云天池科技少年创造营

去年我们与徐汇艺术馆共同打造了西藏日喀则地区藏地壁画的多媒体展项,
通过互动数字展览的形式,让观众从新的角度去体验藏地壁画背后所蕴含的美。
但展览开展之后,
我总觉得不是很过瘾,
数字互动的展览方式固然有趣,但在人工智能当道的今天,
有没有可能通过机器智能的方式去重新解读、组合与创造新的壁画元素?

恰巧2019年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认识了刚硕士毕业,目前在帝国理工大学读博士的张哲源,
当时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所做的毕业项目《Genesis》吸引了我。
这次,我们一拍即合,
在2021年底举办了"文化遗产与智能创新"工作坊,
第一次探索通过智能技术来碰撞壁画艺术。

( 2021年12月18日在徐汇艺术馆举办了第一次"文化遗产与智能创新"工作坊 )

今年年初,
阿里云的天渡正在策划天池科技少年创造营的活动方式,
多年前通过活动认识后,一直保持着联系。
之后,我们经过多轮的讨论与创意碰撞,
确定了将"文化遗产与智能创新"作为创造营的主题之一!
将与来自全国的科技少年共同通过AI技术,
去探索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下进行传承的可能性。

( 阿里云天池科技少年创造营中我们组宣传视频 )

在工作坊中,
我们搜集、整理了将近6000多张壁画、刺绣、剪纸等不同的数据集,
使用PG-GAN算法来进行生成模型的训练,
希望借助生成算法的力量来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
当然因为样本的限制、算力和训练时间的限制,
在工作坊中训练出的模型还没有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 由PG-GAN训练的生成模型通过学习壁画、刺绣、剪纸数据集后生成出的动画视频 )

但这并不影响让科技少年们用它去畅想未来人工智能创新的应用场景,
包括且不限于
通过智能技术为文化遗产展现新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智能技术助力文化遗产的应用创新、
通过智能技术降低设计成本,服务更多传统文化从业者。

( PG-GAN模型生成的数千个不同的剪纸图案,通过t-sne算法进行聚类排列的可视化结果 )
( PG-GAN模型生成的数千个不同的刺绣图案,通过t-sne算法进行聚类排列的可视化结果 )
( PG-GAN模型生成的数千个不同的壁画形象图案,通过t-sne算法进行聚类排列的可视化结果 )

科技少年也好、学设计的大学生也好,
智能技术与新的可视化手段所能为传统文化带来的改变的巨大的,
除了生成模型外,
推荐算法、聚类、强化学习、AR、XR等都为研究、推广、体验、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本次工作坊和创造营也只是个开端,
我们将带着新技术的力量继续探索,
通过设计创新与应用服务,激活文化新能量!

天池科技少年启蒙计划创造营

活动主办方:阿里云


《文化遗产与智能创新》工作坊成员

工作坊策划:李谦升、张哲源
技术志愿者:胡诗仪、施通、蒋嘉赟、乐天
活动支持:上海市徐汇艺术馆